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淡水教會大事年表

淡水教會大事年表
1860
9.24
駐廈門宣教士杜嘉德( Rev. C. Douglas )及駐汕頭的金輔爾牧師(Rev. H.L. Mackehjie)二人,搭「亞細亞號」三檣帆船抵淡水,並至艋舺分發聖經及文宣品。他們發現閩南語在島上通行無礙,而在當地人民已有和外國人接觸的經驗,因此建議將台灣編入由廈門發展而出的新宣教區。
1866
5.29
馬雅各醫生與助手們抵安平港,開始在台工作,此為全台設教紀元。
1872
3.9

馬偕及南部宣教士李庥牧師(Rev. Hugh Ritchie)和德馬太醫生(Matthew Dickson, M.D.)一行三人於下午登陸滬尾,馬偕決定在此建立教會。
3.11
馬偕三人相偕南下視察,四月六日返淡水。
4.10
向龍目井大地主陳阿順租得到民房(原清兵做為馬廄之用,今馬偕街24號後方),經整修對外開放,淡水教會以此日為設教紀念日。
4.19
首位慕道者嚴清華初次來訪。
4.24
嚴清華接受基督教,成為北台灣第一位信徒。
1873
2.9
北部教會第一次施洗典禮,嚴清華、吳寬裕、王長水、林孽、林杯等五人在暴民環伺威脅之下完成洗禮儀式。
2.16
北部教會第一次聖餐禮於淡水。淡水教會租屋為教堂(於今日中正路294號後方)
1890

翻修Rinnie醫師舊宅成禮拜堂,為淡水教會第一次建堂。
1891
8.1
在淡水禮拜堂後面開設義塾一所。
1893
9.18
馬偕第二次返加拿,淡水信徒至油車口海邊向「海龍號」揮別。
1895
6.9
日本「八重山」軍艦由基隆駛入滬尾,台灣正式改朝換代。
10.1
日本廳吳泰壽借淡水教會開辦「日本語學校」。至十一月三日有學生六十餘名,翌年三月一日再開校時則有兩百餘人,四月一日因教會破損而終止借用。
1915

淡水教會第二次建堂,禮拜堂建經費為1700元,內長五丈、寬四丈。
1919
3.11
鍾天枝就任淡水教會第一任堂會牧師。
1928
4.6
淡水教會議決第三度建堂。
1929
4.4
淡水教會向屋主李金恭購牧師樓(即今禮拜堂西側建築)
1933
11.28
舉行設教六十週年紀念禮拜及「禧年紀念教堂」獻堂典禮。
1937
4.15
汪宗埕就任淡水教會第二任牧師。
1945

台灣進入民國時代,中國海軍第四測量隊借淡水教堂樓下為兵舍。
1950

議決每禮拜日下午開設國語禮拜(直到一九六八年三月國語禮拜堂建堂獨立)。
1952

開設小基隆(三芝)佈道所,即後來的偕叡廉紀念教會。
1956
5.20
美國宣教士花翹奇牧師,在淡水警察分局演河廣場舉行兩週之會幕(帳棚)佈道大會,開始淡水地區近十年的福音運動。
1969
8.17
郭東榮就任淡水教會第三任牧師。
1970
10.11
開設竹圍教會。
1972
3.12
上午十時舉行慶祝設教百週年紀念禮拜。
1979
1.14
趙信偲就任第四任牧師。
1985
6.16
鄭宏輝就任第五任牧師。
1992
4.12
下午三點在淡水教會「六十禧年紀念禮拜堂」舉行「設教一百廿週年紀念禮拜」
1998
9.13
正式開設三芝教會。
1999
10.10
張思聰就任第六任牧師。
2003
07.31
張思聰師離任
2005
01.09
淡海支會舉行淡海教會開拓感恩禮拜。
2005
4.10
江永遠牧師就任第七任牧師。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滬尾街」改名「淡水街」的時間與原因

「滬尾街」改名「淡水街」的時間與原因文/劉澤民/臺灣文獻館主任秘書緒言—滬尾與神戶音近?

  有關淡水與滬尾地名的形成與原因,在陳宗仁的〈「雞籠」與「淡水」地名的形成及其背景──兼論十六世紀下半葉北台海域情勢的轉變〉、張建隆的〈滬尾地名考辯〉與周明德的〈地名「淡水」「滬尾」之興替〉,已有詳細論證與澄清,讀者可自行查閱,不再贅述。本文主要目的在澄清滬尾街何時改為淡水街?滬尾街為什麼改為淡水街?

  目前在網路上對於「滬尾街」改名「淡水街」的時間與原因,說法大概一致,茲舉3例如下:
1.「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網頁:『到了清末台灣開埠通商,作為台北外港所在的滬尾,逐漸與「淡水」這個名稱互用,到了日本時代遂正式以「淡水」取代「滬尾」之名稱,這也是因為鑒於滬尾的台語發音與日本神戶(kobe)的讀音相似容易產生混淆,因此乃改以「淡水」,台灣光復之後也沿用「淡水」作為地方行政區域名稱。』(http://www.tshs.tpc.gov.tw/tai2_2.asp,查詢日期民國98年12月7日。)

2.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網頁資料:「日據時代,日人因滬尾的台語發音跟日本本島神戶的讀音相似,易相混,故改稱為淡水,沿用至今。」( http://www.chinatimes.org.tw/river/html/life/page3_c.html,查詢日期民國98年12月7日。)

3.淡水福佑宮資訊網:「相傳日據初期,日人鑑於滬尾之臺灣音與日本神戶讀音相近,故改以淡水稱之。」(http://www.fuyukung.org.tw/b01.htm,查詢日期民國98年12月7日。)

  這些網站資料都未說清楚何時改名,並且都說是滬尾的臺灣音與神戶的日本音相近,所以才改名。此一說法,不只是在網路上輾轉抄襲,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的志工導覽手冊也引用此一說法。筆者對此一說法抱持懷疑的態度,認為有兩點疑點,一是直到明治末期(即日本統治之中期)都還有滬尾街之名,怎會說是日治初期改名?二是日本人對於臺灣地名改名的原則之一,是利用近音原則改為日本式的地名,如「艋舺」改成「萬華」、花蓮的「水尾」改成「瑞穗」、新竹的「鹹菜甕」改成「關西」、南投的「湳仔」改成「名間」、彰化「茄苳腳」改成「花壇」、嘉義「打猫」改成「民雄」、「打狗」改成「高雄」、花蓮的「馬以文」改成「舞鶴」,怎會說滬尾的臺灣音與神戶的日本音相近而被改名?

  筆者深入查閱文獻,發現明治43年(1910)的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臺灣篇,載明「滬尾街」,顯示當時尚未改名。而安倍明義的《臺灣地名》也未提到這種說法。而查民國49年(1960)的《臺北縣志》有「日人據臺,漸棄滬尾之名而不用,民國九年(日本大正九年)設街治於此,以名淡水街。」此段文字明確指出是大正9年(1920)定名為「淡水街」,但此一年代也是錯誤的(詳後述)。再查《淡水鎮志》對此一說法並未明確引用或記載。最後在《臺灣舊地名之沿革》一書中,才找到這一說法的根源。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載:「據說日據初期,日人鑑於滬尾之臺灣音Hobe與日本神戶之讀音Koube易相混,乃改以淡水。」在這段文字中,作者語帶保留加上「據說」2字,也就是認為不是「定說」。但是後人往往不察,去掉「據說」而直接引用為定說。例如洪英聖在《新生報》「尋找臺灣的根地名篇85」〈原名滬尾街的淡水鎮〉寫到「直到日本佔領臺灣後,由於閩南河洛語『滬尾』發音為ㄏㄛˋ bㄨㄟ,與日『神戶港』的日語ㄎㄛ bㄝ」的發音相近,日本人為分別起見,才把『滬尾』改稱為『淡水』。」這一說法輾轉傳抄,根深蒂固,甚至連《臺灣全志土地志地名篇》的初稿,也以此說為定說。可見這一說法影響之深。

改名的時間—大正元年

  資料引用錯誤,不是現代人的錯誤,甚至日治時期任淡水街長的小副川猛都引用錯誤。他在昭和13年(1938)出版《淡水街要覽》的記載:「明治34年(1901年)臺北廳滬尾支廳。明治42年(1909年)臺北廳淡水支廳。」也就是說在明治42年(1909)滬尾支廳改成淡水支廳。但是「滬尾支廳」改成「淡水支廳」是在大正元年(如圖1),而不是在明治42年。

  相同地,「滬尾街」改名「淡水街」也是在大正元年,明治45年(1912)臺灣總督府地方課依照台北廳的呈報,簽報同意將「滬尾街」改名「淡水街」,而此一命令也確實刊登在《臺灣總督府府報》(如圖2)。

改名的的理由—消除機關名稱的混亂

  明治45年1月22日台北廳長井村大吉,以台北庶秘第17號公文,報告希望將滬尾街改名的意願(如圖3)。該公文內容與改名直接相關文字翻譯如下:
   「淡水此一名稱似乎就是北臺灣的總稱,但在今日則全非如此,淡水這名稱僅等同侷限在滬尾這個地方。
   在該地的政府機關有滬尾支廳、滬尾公學校,有淡水稅關、淡水郵便局等不同名稱的奇觀。原本滬尾之名是源於以往和上海(滬上)往來頻繁之時所帶來的名稱。(筆者案:此說顯然有誤)在今日一般而言,淡水之名稱較為響亮,作為地名遠比滬尾為佳,而且地名改稱上也並無窒礙難行之處,故特函報請審議將滬尾街改稱為淡水街。」


  從這一公文可看出,因為同一區域內,除了有滬尾支廳、滬尾公學校之外,又有淡水稅關、淡水郵便局,所以顯然日本人是為了統一現有機關名稱使用上的紛亂,而選用名稱比較響亮的「淡水」作為官方正式統一的名稱。台北廳也因應這次的滬尾街的改名,希望將滬尾小學校、滬尾區一併改換名稱,而滬尾支廳、滬尾公學校的改名則另案辦理。台北廳果然在明治45年3月1日以臺北庶字第310號之1報告臺灣總督府,認為滬尾地方古時以淡水之名著稱,當地所有的官衙會社都冠以淡水之名,只有學校與支廳冠以滬尾之名,希望能將滬尾公學校改名為淡水公學校。(如圖4)

  臺灣總督府地方課將本案與打狗町名改正案等數案一併簽辦,於明治45年7月18日簽辦,2個月後的大正元年9月17日奉總督批可(如圖5、6)。臺灣總督府同意滬尾街改名,以府令第22號〈府令第二十二號四十二年府令第七十五號廳位置及管轄區域中改正〉,並刊登於大正元年9月21日的府報第35號,並對於台北廳另案辦理的滬尾支廳改名案的請求,則一併於同案中決定,以告示第24號將「滬尾支廳」改「淡水支廳」、「滬尾區」改「淡水區」(如圖7、8)。也以民政長官的名義函請台北廳長,在9月21日臺灣總督府令公布同時,台北廳也要以廳令同步發佈,當然台北廳也在同日以台北廳令第1號發佈滬尾支廳改稱淡水支廳(如圖1)。另有關滬尾公學校改名淡水公學校乙案,則同樣於9月21日以指令第521號認可(如圖9、10)。而滬尾尋常高等小學校之改名,也同日告示第25號發佈(如圖11)。

結語—淡水之名貫古今

  淡水曾是北臺灣的名稱,到清末外國人開港設稅關,已縮小至淡水河流域,滬尾與淡水常常交替使用。所以才會產生當地機關學校有滬尾、淡水並用的稱法。到明治45年台北廳長顯然是想要結束這種紛亂,而臺灣總督府方面也同意這種意見,所以在大正元年將滬尾街改名淡水街,相關的機關名稱亦一併改稱。台北廳在明治45年的擬議,臺灣總督府在大正元年的決定,讓淡水地名明確指涉在今天淡水鎮的區域,也讓淡水地名持續存在,成為北臺灣存續最久的地名。

台灣文獻館電子報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偕醫館與中法戰爭


  一八八四年中法戰爭爆發(西仔反),是年十月一日法國艦隊出現於淡水港,並向岸上砲轟,民眾與士兵死傷不少。十月八日法軍登陸,雙方血戰沙崙,各有傷亡。而偕醫館就成了清軍的野戰醫院,馬偕牧師和學生都為傷兵急救,動員街民用門扇板充作擔架,將傷兵抬來,把醫館門口、路旁、小橋上擠滿。在戰亂中,「偕醫館」收容了許多傷兵當時,外國醫師約翰生(Dr. C. H. Johanson )和戰時駐於淡水港的英艦柯克哈特號( Cockchater )軍醫布羅恩( Dr.Browne )兩人,曾協助馬偕博士醫治傷兵的工作。中法戰爭結束後,臺灣總督府欽差大臣劉銘傳,派淡水防衛司令孫開華提督,親自到偕醫館致謝,並捐款給醫館,以後政府每年繼續捐助。此外,在臺北的英國領事及外國茶商每年亦有捐款。

馬偕行醫在淡水


  醫療工作與長老教會在臺灣的宣教事業有著密切的關係,從一 八六五年,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醫生在臺灣南部登陸以來, 已逾二甲子,而臺灣北部,在馬偕博士抵台行醫以來,亦達一百廿 年。在這悠長的歲月中,醫療工作一直就是傳教工作的先鋒,同時也成了改善早期居民生活最好的武器。
  由於馬偕的關係,獲得了駐在臺北、淡水、基隆等外國醫生的合 作,現代醫療才開始與本省居民接觸。同時由於這些協助,馬偕博士 在傳道旅行中,始終有足夠的藥物來幫助許多鄉村的病人。馬偕博士 的拔牙術及醫術大大輔佐他的工作,那是也先後在紐約及多倫多學來 的。也自己記載:「往往我們旅行到鄉間時,即先在空地或寺廟臺階 上唱一、二首聖詩,然後替人拔牙,繼而開始講道。病人常站立不動 ,俟牙被拔出後,牙即被置於也們的掌上,如果我們保留了他們的牙 齒,則將引起懷疑:我常在一小時內拔取一百顆牙齒,自一八七三年 以來,我親手拔起了二萬一千顆以上的牙齒。(《台灣遙寄》p.244)
  馬偕博士所使用的第一套拔牙用具,於1880年返國述職時,特贈 送給他的學生陳榮輝使用(現由淡江中學校長保存)。返臺時,另購一套自用。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焚燒中的荊莿


  一八八四年秋,中法戰爭,法軍炮轟淡水攻佔基隆,台北民眾嘩然,牽引了暴動,並誣陷教會信徒通洋叛國,下少教堂被拆毀,信徒被殺、被搶,尤其新店教會最為慘烈。戰後劉銘傳向教會道歉,並立刻賠償,提撥墨西哥銀一萬兩作為七所被夷平的教會的重建基金,馬偕蓋了艋舺、新店、大龍峒(大稻埕前身)、錫口(松山)、雞籠、 和尚州、八里坌七間教堂,前四所築有尖塔,上繪圖焚燒中的荊莿,意為「焚而不毀」,這是長老教會百年來在台灣的精神圖騰。
  這場教難是馬偕和長老教會在台灣最大也是最後的一次。那年官府命人敲鑼公告:今後百姓不得叫馬偕「藩仔」,須尊稱「偕牧師」。
  而後,教會更是順利拓展、桃園,月眉(在新竹)、苗栗、公館(苗栗),南坎、中壢、北投相繼設教。

馬偕學台語漢字


  房屋租妥,馬偕最首要的工作,便是精通通俗台語,得以把福音 傳揚出去。雖在南部,馬偕已經學會了臺語的八聲,以及若干字句, 但對於即將看手的傳道工作,仍然無濟於事。唯一能幫助他的,便是與他一同從大社回來淡水的男佣人。於是馬偕花了很多的時間向他學 習發音。由於佣人不習慣於這種語言教學的工作,擺出不理不采的態 度,馬偕只好作罷。他又用另一種方法,就是故意不走大路,而徘徊 於鄉下,希望能碰到一些可以談話的農夫,以便向他們學習一般人所使用的語言。
  有一次馬偕在一個小丘上(現淡水一高爾夫球場),看見十幾個小孩在放牛,他一走近他們時,牧童們都大叫:「外國鬼,外國鬼!」,揮著大笠帽在地上跑跳,然後避開。第二天馬偕又去找這些牧童 。他們看見馬偕走近時又紛紛逃開,第三天馬偕才有機會開口向他們說話,他力求發音正確,他們驚異道:「他懂我們的話哩!」「外國人」能說他們的話,使旭們大為高興。馬偕把握時機,即時拿出袋錶 ,要他們過來看,他們立即把他包圍起來,好奇的摸摸地的手背、鈕 扣和衣服:從此牧童與馬偕即成了朋友,牧童們反而每天都期待馬偕 來與攸們一起玩。馬偕也每天和他們玩五、六個鐘頭,和他們聊天,把新聽到的字句都記下來。他的詞彙因此增加得很快,便得他的佣人 大吃一驚。他從牧童們裡獲益最多,多年以後,他們成年時,仍舊與馬偕十分友好,且常回憶當在小丘上的邂逅。牧童中有好幾人成為基督徒,其中一個做了傳道師。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福佑宮望高樓碑


全立望高樓泉廈郊出海,戶尾街董事共為設立守望,以便利涉事竊。惟淡江港口係諸船出入要津之所,其東北勢旁有假港一處,每遇黑夜沙汕擋蔽,莫辨真假。前經一二船隻誤認假港,致遭不利。奚另邀同船戶相議,捐資建立望高樓一座,在假港涯付與。
福佑官住僧慶西倩工守護,每夜明燈照應,諸船由燈下南勢進港可保無慮。其走立費須業經在港諸船允捐銀壹六元外,再到本港者每次出銀肆錢,以為守樓工資油火等費。願我同人玉成其事捐金不替,則眾生無迷津,而諸船皆利涉矣。
嘉慶元年端月 公立

淡水河畔憶「紅頭船」


 昔日淡水河上航行著一種木造貨船俗稱為「紅頭仔」,底平、無龍骨 ,只有「船拱」(橫骨之稱),乃是典型的河川船。這種「紅頭仔」,長 約十二公尺,寬約四公尺,高約一公尺半,重約十五公噸,裝載量約可達十二公噸。因為船首左右雕有一雙凸出的眼睛,其周圍塗以紅色格外顯眼,故 稱為紅頭船。它具有桅、帆、擢、竹竿等,可以自航。

舟楫雲集淡水港
  古時,戎克船是來往淡水港的主要洋船。因為它吃水不很深,且 淡水河水深不湍,可溯流駛入「內港」(昔時稱臺北盆地之艋舺今萬 華),大稻埕(今延平區一帶之河內港,是北臺商業中心區港口)。
  咸豐十年(一八五八年)清與英美法俄四國訂天津條約,其中有 臺灣開埠之條款,咸豐十三年(一八六一年)淡水正式開港,同年英 國領事館由臺北遷至淡水。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淡水關設立,次 年成為臺灣之正關。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年)首次由淡水港輸出烏龍 茶二萬餘磅抵紐約港。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始有定期輪船對外航 行。如此,十九世紀之後半,淡水港蒸蒸日上,萬商雲集,成為當時 臺灣第一大國際港口。
  據統計,日明治三十年至三十三年(1897-1900)淡水港獨占全島貿 易額高達百分之四十,幾近一半。(周明德)

屎礐渡頭


此港在清代稱公館碼頭,為來往唐山及台北內港船舶聚泊之處,對面有公館巷可通滬尾各街莊,可說是街民與貨品出入要津。日治時代航運日漸蕭條,淡水街役場遂將此碼頭作為街內水肥置放地,以便售予淡水河沿岸菜農施肥之用,因而得名「屎礐仔渡頭」,光復後家庭化糞池和化學肥料取而代之,此地改為公廁。民國八十六年,此一現代公廁竣工使用,沿用舊名以見證此一歷史。
淡水鎮長 郭哲道 題
公元2000年7月
礐ㄑㄩㄝˋ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淡水廟宇解讀


淡水古蹟解說員培訓
每周二 晚上 7:30到9:30
地點:淡水三民街11-2號3樓。

5/21 星期二
主題:淡水廟宇解讀  
主講者:淡水龍山寺管理員  林致誠

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

馬偕筆下的淡水


他以1893年乘船入淡水港的視野來描述:

  信號旗終於掛出來了。我們的船起了錨,悠悠地駛入淡水河口。 在南方,我們進去時的右邊,有觀音山,高700呎,遍生著繁茂的野 草,竹林、榕樹和棕樹。山麓有許多農家,隱現現於古老廣大的榕樹 、隆風搖曳的楊柳及多刺的柏樹的籬笆之間。有一條土壩,有幾段浸 在數呎深的水中,作為牡蠣的繁殖場。左方有一片低平的沙灘,為黑 色的火山巖及破碎的珊瑚礁所圍繞,有婦女和兒童在採集牡蠣和海藻 。在淺灘中有「黑色警標」(「望高樓」已折除),再遠一點有「白 色警標」(指淡水燈塔,已經改建)。其次有個漁村,有些小船放在 沙灘上,掛曬著幾列漁網,(指油車口)。有一個破舊的中國要塞, 在其正後方也有一個,以現代式的土堡隱蔽著大砲和軍隊(指「保固東瀛」和「北門鎖鑰」砲台)。
  我們的船徐徐行駛,經過幾座低矮的白色的建築物之前,那是中 國海關及其歐洲官員的住宅(己拆)。山在這裏突然高升至200呎,上 面有一座被風雨吹黑了的高大堅固的紅建築物,那是荷蘭人的古要塞 ,現在是英國領事館,高掛著大英帝國的國旗。稍低一點,有英國領 事的漂亮的公館及其美麗的花園。在我們對面的山頂上,從海上就可 以望見兩座優雅精巧的紅建築物,其式樣與在中國的其他通商港埠所 見不同,有林蔭路環繞著。那就是加拿大長老會的佈道團所設立上Oxford College及女學校。與它們相近處,有兩座宣教師所住的白屋,幾乎為樹木所隱蔽,都是平房,有別墅式的瓦屋頂及白色 的牆壁,叫做 bungalow(有涼臺的平房)。再遠些,還有兩座同樣的 平屋—其中一座,在後面一點,是海關的祕書所住的(已拆除),另 一座和佈道團的房屋並列,是中國海關的稅務司所住的(指稅總務司 官署)(指「小 白宮」)。從那裏起,有一片漢人的墓地傾斜地下來到一個谿谷為止; 谿谷中有一條小溪流著,瀉入前面的河中(今郵局旁水溝)。淡水鎮 就在那裏開始,背山面河地伸展著。淡水鎮很熱鬧。和其他城巿一樣 ,其市場中聚集著漁夫、農夫、園丁、小販,在討價還價;有米店、 鴉片館、廟宇、藥舖互爭顧客;也有木匠、鐵工、理髮師、轎夫等在 營業。可是總括地說,淡水是個航髒多煙的巿鎮,其所以受人重視。 祇不過由於航運商業的興盛及為外國人可置產業的商港這兩點而已。

2013年5月17日 星期五

龍山寺石牌之碑文


在一進門虎邊牆上勘崁有一龍山寺石牌之碑文內容如下
仝立公口口人芝蘭三堡滬尾街晉、南、惠三邑眾首事:黃龍安、紀朝陽、黃欽瑞、蔡垂隆、林彩貢、周雲程、吳瑞清、李德陞、蔡文顯、雷盛觀、紀盛遣、王寔觀等。竊思我三邑人等住淡水以來,前在艋舺街創建龍山寺,崇奉佛祖,英靈赫濯隆幅化偕,由來久矣,茲我滬尾三邑眾等,意欲就滬尾街重建廟寺,崇祀佛祖,凡捐題廟資,眾均樂從,祇缺廟地壹所,別無所措。
幸有業主洪光海、光城兄弟踴躍倡首,敬獻廟地壹所,共成其事。此等虔誠,協力同心,賓神靈顯赫無既也。
眾等念洪江海等,有此誠心善事,此廟若建完成,應立業主獻地祿位,以獎勵樂善之一也。
又念廟地年應納課,恐有刻虧。眾議每年此廟凡有做戲、戲棚應歸業主搭棚位。
每棚大戲貼出工銀壹員、戲仔八角,應歸獻地業主收入。
其前後左右每日生理買賣架仔位等項、執公秤工錢,一切歸洪業主世世管掌、收稅納課。
此係眾公堂妥議立約炳據,不准別姓等奪糊混,如違,眾等共誅,絕無虛言,口恐無憑,仝立公約字壹帋付執存。
代筆人周庭瑞。
咸豐捌年三月口日仝公約字人三邑眾首事公記

培訓上課紀錄


淡水龍山寺楹聯


淡水龍山寺內有一幅篆書楹聯,寫的是
世事難瞞觀世眼
來身應有如來心

上聯:
世事難瞞觀世眼

世間事自有公道,不是我說的算,這天地良心在於靈犀一點.客觀的說,離地三尺有神明,人的一舉一動都有神明看著,沒有死角沒有例外主觀的說,這評論是非對錯的基本,就是自己的良心,如同王陽明說的[致良知]。榮格心理學上講[深層淺意識],這是人類共通的意識,也是互相知通的底層伏流,就如同人類的共通規範,如果你犯了規自己會有感覺,晚上做夢的時候,淺意識就編一齣戲,讓你身歷其境的再走一趟。

下聯:
來身應有如來心

來身-是指現在我已有的本來之身而非指未來之身。佛經上說[萬物皆有佛性],每個人自身當然是佛性具足,本來應有,但只是還沒有悟覺到自己的真如法性,這就是問題所在了。我們身在紅塵,自性常被表相迷惑,身隨法轉,忘記了本心已有的具足佛性。所以在這裡提醒世人,萬事具備,只等著你自己來頓悟如來真藏了。

淡水龍山寺


淡水龍山寺
位置:淡水鎮中山路的巷22 號,國定三級古蹟
創建年代:清朝成豐八年(公元1858 )
歷史沿革:
台灣創建於清朝的龍山寺,目前知道的有五座,分靈自泉州安海鎮的龍山寺,泉州在清朝轄區有:晉江、惠安、南安、安溪、同安等五縣、。安海縣、位置在晉江縣、南方近海處,是個港口。據(安海志)記載,龍山寺又名天竺寺(天竺是印度的古名)為東漢高僧「一粒沙」發現某株異樹神木,請工匠將其砍伐,雕成一尊千眼千手佛,至隋代越王皇泰年間(公元618~619 )才興建了龍山寺奉祀此佛尊。該寺經歷代重修,現存建築則是康熙23(公元1684 )由靖海侯施王良等人捐資大修時的遺物,文革時期遭逢劫難幸後期又陸續修復。

解說員培訓課程


102年滬尾文史工作室解說員培訓課程(第一期) 4-7
解說員培訓學程規割
淡水通論---李乾朗
淡水老街區景點--
淡水老街區景點二---張建隆
淡水廟宇解讀---林致誠
老街區景點實查---資深解說員
洋樓區建築景點---張志源
淡江中學景點---蘇文魁
紅毛城景點---許鈴香
馬偕故事解讀---李淑芬
洋樓區景點實查---資深解說員
灑尾解說實務與遊程規劃---宋宏一/
見習與實習

滬尾文史工作室解說員培訓課程(第二期) 8-10
解說員培訓學程規劃
紅樹林景點---自然保議區
嘉土洋行---縣定古蹟
鼻仔頭景點---3個古蹟
鄞山寺景點---二級古蹟
站東區實查---另一種體會
北門鎖鑰景點---二級古蹟
砲台古戰場麗景點---淡水後花園
新市鎮踏查---土地倫理
大屯溪故事---淡水人私房菜
開心農場綠活體驗---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