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福佑宮

福佑宮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西元1782年),至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落成,是淡水現存最古老的廟宇,捐建者涵蓋了泉州三邑(晉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興化、永定、漳州、以及粵東潮汕或嘉應州的客家人士,滬尾港當時為清乾隆至嘉慶年間台北盆地之登陸港,能匯聚如此多不同籍之人士捐獻,多少反應了當時各地人士對媽祖的信仰是一致的。,也是昔日渡台來滬尾移民之共同信仰中心與商務舟楫往返之樞紐,廟中主祀航海女神媽祖,俗稱媽祖宮。主祝天上聖母,今廟則是嘉慶元年(西元1896年)重建,已被列為三級古蹟。福祐宮是淡水街的發展中心,古時由淡水街民、船戶所建,依山面海,與對岸八里天后宮有風水消長之傳說。
相傳中法戰爭時,此宮之媽祖也曾顯神力助戰,經巡撫劉銘傳曾奏請光緒皇帝微賜「翼天昭明」匾額,現今仍懸掛在正殿,為廟中寶物之一。福佑宮殿宇古蒼,和所有廟宇一樣,燕尾高聳,前有山門,雕刻細膩,進入正殿,有嘉慶2年「天上聖母」、「水德楊靈」及道光20年的「惠風法雨」古匾,殿右陪祀觀音佛祖,左方則是水仙尊王。東西牆壁前各有10個金身神仙,西壁是雲晟、力風、飛鈸、伏虎、開心、梁武、伏婆、長眉、目蓮和主神,東壁是降龍、進果、佛陀、進香、多利、志公、夜多、道悟、布袋和主神。福佑宮,兩側街市是淡水最早的街道,由它的位置,可以看出早期淡水發展的情形。廟前的這一條「中正路」,又叫「下街」在清朝末年稱做「滬尾街」,往東是為「公館口」,是因在嘉慶年間有何姓望族,在今公館口興建了一座四合院,用來堆置穀物,接待親友並充當交易商貨之所,往西叫做「新店子」,以前是洋人居住活動的地區。如今經過二百多年世事全非,但是「福佑宮」依然屹立在老街,「媽祖娘娘」眼瞼下垂俯視著芸芸眾生,保佑著淡水的居民和四方遊客。
福祐宮歷經多次重修變遷,仍保留傳統風貌,廟內石雕樸實渾厚,木雕及媽祖、千里眼、順風耳之塑像水準更是非凡。在福祐宮前殿之右側內牆,嵌有一極具歷史價值的石碑,於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所立,高約90公分,寬約45公分,碑名為「望高樓碑誌」。
「望高樓碑」能讓今人暸解早期滬尾之社會狀況與淡水河運關係密切;古物保存更是不少,是研究淡水港埠發展及滬尾街形成之珍貴文資產。

望高樓是臺灣最早的燈塔,位於淡水河口北岸沙崙西北岬。約在清乾隆末,有船隻將淡水港入口 東北處之沙汕誤認為泊港,而遭不測。故淡水街人士在沙汕附近建一望高樓燈塔,以利黑夜時,指示船隻向燈塔的南邊進港。入港的船隻皆至福祐宮捐獻香油錢,除祈求平安外,也用為購置照明用的油火,與支付守樓雇工的費用。寺廟在傳統社會的公共事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於此可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