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紅毛城

紅毛城的歷史簡介

1628年,西班牙人在淡水核口附近的山崗上興建「聖多明哥城」;
1642年,荷蘭人自南台灣北上驅走西班牙人,並在西班牙人的城址附近重建一座「安東尼堡」,由於當時淡水住民稱荷蘭人為紅毛,因此又稱為「紅毛城」。紅毛城主樓是一座方型城砦,分為上下兩層樓,地基深、牆壁厚,加上「外石內磚」的砌法,極具防衛功能。
英法聯軍之役後,淡水開港通商,英國向清廷租借紅毛城作為領事館之用,其後並在紅毛城東側增建領事官邸。此棟英國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築,有著紅磚、迴廊、斜屋頂的外觀,散發細緻、溫暖的氣氛,靜伴著主樓,軟化了「紅毛城」原來軍事作用的剛強風格,這兩種氣氛完全不同的建築體,彼此在這片綠色波地上搭配出一種協調的美感。
荷蘭時期的紅毛城綻放著耀眼的光芒,時至明鄭時期,淡水是處犯人流放的地方,紅毛城也連帶成了一座廢城。直到清初,台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紅毛城再度成為淡水河口防禦要塞,只是,清軍對它無過多經營。清末英法聯軍之役後,淡水開港,英國人租借紅毛城作為英國領事館使用,並在主堡東側興建領事官邸,紅毛城再度熱絡起來,成為和各國人士交流的地方。
二次大戰爆發,日軍向英、美宣戰,台灣當時為日本人所統治,英國領事館因而封閉,戰後英國人重返紅毛城,直至中英斷交。爾後紅毛城又歷經許多波折,還曾經委託澳洲、美國代管,最終在 1980(民69) 年正式收歸中華民國所有。
近四百年的台灣與世界交流史,就在紅毛城的見證下,如舞台劇幕一場場地上演著。

紅毛城的建築介紹

包含荷蘭、清代與日治時期所建之三種不同類型建築*
紅毛城主樓為一正方形平面的兩層建築,四邊由厚達1.9公尺的牆壁環圍。樓上樓下各由相互直交的兩個半圓筒型窟窿屋頂構成。二樓門廊面向淡水河及觀音山,由閩南磚迄成的露臺、弧形拱券、唭哩岸石雉堞等構成。主樓上方,東北角和西南角各有突出的哨樓一座,可供眺望四周的動靜。
倒T字型平面的前清英國領事官邸,不論一樓或二樓都由紅磚砌成拱券迴廊環圍。一樓由弧形拱券,二樓為半圓形拱券;拱與拱之間或用雙柱或做單柱,頗具變化。中央入口左右的雙柱有石楣及磚雕,並刻有象徵英格蘭及蘇格蘭的薔薇、薊花圖案及「VR 1891」字樣。一樓樓板採用鑄鐵小樑擱柵混擬土結構,左右迴廊則用工字鐵樑及波浪形的鐵板拱防火構造,這些都是19th下葉的營建工法,頗具建築學上的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